山丹:农文旅跨界 走出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


(相关资料图)

山丹:农文旅跨界走出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

王旭辉

群山绵延,绿意盎然,农房栋栋,溪水潺潺……今年,山丹县立足做靓“丝路马都·五彩山丹”名片,围绕“一园二核四片区”全域旅游发展布局,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民俗文化和特色地域优势,举办各类民俗展演、徒步越野、冰雪体验等文化体育活动,着力打造“旅游+农业”“旅游+文化”“旅游+康养”等模式,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,把农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,让农村释放活力,让文化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品出位,让旅游有爆点、有人气、有流量。

在李桥乡高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施工现场,焊花闪烁,机械混响,工人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文旅项目添砖加瓦。该项目去年开工以来,李桥乡政府与建设单位倒排工期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为旅游旺季的到来做好准备。

“现在加紧进行产业园的室内装修、党建景观小品及廉政文化长廊打造、绿化亮化工程、S590沿线41户农房风貌改造……”李桥乡武装部部长王玉柱介绍,项目建成后,将有力推动乡村旅游和“路衍经济”发展,不断提高S590沿线供给能力,提升李桥乡及周边知名度,有效减轻山丹马场、焉支山和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游客食宿承载压力,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“这里依山傍水,鲜花竞相开放,空气好、风景美,还可以自己动手烧烤,是读书品茶、养神静心的好去处。”来到这里,游客们常常乐不思蜀。

好环境育出好风景。高庙村位于山丹县城东南30公里处,地处山丹县五大特色旅游景区“掌心”位置,紧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焉支山景区,是山丹马场景区的必经之地,交通便利,具有得天独厚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。该乡因势利导,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、自然禀赋、文化特色、民风民俗等特点,以弘扬民俗文化,传承乡村记忆为主题,投资5800万元,规划面积282.1公顷,着力打造农耕文化、农家旅社、农家罐罐席三合一的文旅融合产业。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区域内种植业、畜牧业和新型养殖业100户以上,吸纳周边群众1500人次就业,区域内整体收入增加800万元以上,村级集体经济达20万元以上。

一乡一规划、一片一特色。民俗文化、古韵古味、田园风光、和美乡村成为市民近郊游、“微度假”的优选地,农文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宽广,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。“现在山丹的景点越来越好了,可供我们游玩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。”市民任玉华说。

漫步在祁店湖畔,沐浴着初夏的暖阳,闻着淡淡花香,不时听到阵阵鸟鸣,好不惬意……清泉镇农旅融合产业园位于山丹县城郊,是今年该县文旅融合重点项目之一。该产业园总投资3.5亿元,主要建设甘露康养服务中心、环湖观光体验区、如意花海城乡融合产业园三部分,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。该县旅投公司副总经理周菲介绍,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,预计7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,建成后依托大佛寺4A景区,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住宿餐饮业,同时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。

“今年,山丹县以‘三抓三促’行动为抓手,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为目标,加快推进文旅融合,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,全年共谋划实施文化旅游项目18个,总投资26亿元,年度投资8亿元,主要续建项目3项,新建项目10项,谋划申报项目5项。”该县旅投公司负责人郑树椿说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