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峪关市: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

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


(相关资料图)

融媒体中心记者赵明霞通讯员陆欣

“一老一小”,一头连着“夕阳”,一头连着“朝阳”,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。

近年来,我市坚持把“一老一小”事业作为一项暖民心的政治工程、解民忧的民生工程、增民利的发展工程,创新举措,破解难题,打造亮点,着力托牢民生底线,用心用情用力托起“一老一小”稳稳的幸福,让夕阳更美,朝阳更红。

“老有所养,老有所乐,老有所为”,蕴含着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,衡量着一个地区发展和文明的高度。如今,在我市城乡社区这一梦想照进了现实。“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、医养相结合”的养老服务机制已初步建立,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。

居家为基础,养老服务更舒心。抢抓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机遇,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100万元,积极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62家,其中城市餐饮服务组织15家、上门服务组织14家、养老机构10家、助浴点3家,农村服务组织20家(孝老饭庄4家),服务网点覆盖全市城乡社区镇村,实现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。完成了1087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。充分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产品,建成PC管理端、云平台呼叫端、手机客户端、微信公众号“四端一网通”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,构建起“线上申请下单、线下服务响应、全程智能监管”的信息化养老服务模式,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。

社区为依托,养老服务更贴心。整合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场所,持续完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,目前,全市建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8个,其中,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1个,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7个。结合“三社联动”行动,建设新型社区,健全服务机制,有针对性地开展为老服务,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装备老年活动器械10000台(套),室内锻炼场地9000平方米,书画室1000平方米,棋牌聊天室10000平方米,城乡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100%。同时,在紫轩、五一、兰新、绿化、人民等社区积极开展“幸福苑”示范点建设和老年人互助养老“时间银行”试点工作。

机构为补充,养老服务更周到。建成并投入运营10家养老机构,建成钢城和雄关两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为老年人提供全托、日托和居家等综合型服务。2022年,全面落实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,在文殊镇建设一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现已完工并投入运营。

医养相结合,养老服务更专业。积极推动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合体,全市养老机构康养医养结合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,全市10家养老机构实现了医养结合运行。康乐寿医护养老院依托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,在全省养老行业率先开展以“养”为基础、以“医”为特色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。

“少年强,则中国强。”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我市把未成年人工作作为事关民族复兴、家庭幸福的基础工程、希望工程,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屏障,建设儿童成长关爱体系,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。

全面落实孤弃儿童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,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政府保障范围,享受和孤儿同等生活补贴待遇,2022年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标准提高至1470元/人/月,社会散居标准提高至1080元/人/月。累计为541人次发放生活费40.17万元,有效保障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需要。

加强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,分别建成了1个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4个街道(镇)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,为对未成年人开展关爱保护提供了场所。

坚持动态管理,压实乡镇(街道)、村(居)责任,全市配备儿童督导员5人、儿童主任48人,儿童主任定期对特殊儿童家庭开展入户或电话走访,实时掌握儿童生活状况,做好监护缺失、外出流浪等陷入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,确保不落一户、不漏一人。

承载着“幼有所育、老有所养”的全民期盼,我市将持续聚焦“一老一小”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,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不断健全儿童福利政策体系,让夕阳更美,朝阳更红,“一老一小”群体的笑容更加灿烂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