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焦点:灵台:“长者食堂”让老人不再“饭”难

老人们在“长者食堂”用餐。


(资料图)

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通讯员贾芳

“在这里吃饭很方便,饭菜可口,心里也很温暖!”10月9日中午,在灵台县星火乡小塬村新开办的“长者食堂”里,正在享用午餐的王志强老人连连称赞。

小塬村“长者食堂”是在灵台县民政局、帮扶单位县卫健局、星火乡政府的积极协调下,多方筹措资金16万元,依托村里的“幸福大院”改扩建而成。“食堂于10月4日正式运行,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,每顿饭老人只需花费3元钱左右。”小塬村党支部书记史金平介绍说。

走进“长者食堂”,餐区窗明几净,厨房内各类餐厨设备一应俱全。老人们吃着热乎的饭菜,看电视、聊天,“食堂既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吃饭问题,也为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”“在这里大家互相照应,让在外工作的孩子们既安心又省心”……老人们个个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
之前的“幸福大院”里住着12位老人,都是老人自己生火做饭。“现在村里办起了食堂,每天为老人提供品种丰富、营养均衡的热乎饭,让他们不再为吃饭犯愁。”史金平说。

晚饭时分,在西屯镇白草坡村的“长者食堂”,老人们围坐在一起,吃着热乎乎的烩面片。

自从食堂开办以来,79岁的任志乾老人就成了这里的常客,对他来说,“长者食堂”让他不再“饭”难。

“我平时一个人住,年龄大了做饭也不方便,这里的饭菜很合老年人口味,便宜又实惠!”任大爷感慨地说。

为了让本村甚至周边更多的老人能够就近就便享用健康营养餐,对于行动不便的长者,白草坡村“长者食堂”提供助餐配餐、上门探访等服务,有效解决了老人外出买菜不方便、做饭难、营养不足等问题。

灵台县“长者食堂”采取“政府补一点、村里筹一点、慈善捐一点、个人出一点”的模式运行,探索出“农村幸福院+长者食堂”“长者食堂+村居送餐”的家门口助餐服务,切实解决了留守老人、空巢老人、分散特困老人等特殊群体“吃饭难”的需求,也解决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。

“目前,‘长者食堂’已惠及全县1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,打通了老年人就餐服务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灵台县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景燕说,我们将不断探索运营经验,提升服务质量,在具备条件的村和社区逐步建立“长者食堂”,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
星火乡小塬村的幸福大院。

餐厨用具一应俱全。

老人们在白草坡村长者食堂吃午餐。

关键词: